珍存红色记忆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 牡丹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4-30
牡丹江日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蹲点调研采访第一阶段第二站,先后来到分布在我市城区各处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
铁岭河大桥碉堡、老黑山侵华日军工事遗址、牡丹江警察公署旧址、牡丹江抗日战争暨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苏联红军无名烈士墓、苏联坦克纪念碑、牡丹江爱国自卫战争殉难烈士纪念碑、牡丹江抗战胜利纪念碑……一个个分布在城市各处的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雪城牡丹江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迹。
4月中旬以来,本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蹲点采访第一阶段第二站前往我市市区的部分遗址遗迹,踏着先烈足迹,重拾那硝烟弥漫的红色记忆,感受牡丹江这座城市沧桑巨变,唱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
铁岭河大桥碉堡,位于铁岭河大桥两端,十几个桥墩横亘在江面。碉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东碉堡呈不规则8边形,三层,墙体较厚,内设休息室、厨房、卫生间、菜窖、煤仓等生活设施;西碉堡平面呈不规则12边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共四层,周围有数十个射击孔,顶部砌筑出垛口,内部生活设施也较为齐全。
老黑山侵华日军工事遗址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黑山村下崴子屯西南的老黑山顶部,日伪时期日军动用大批劳工在此修建工事,共修建碉堡7座,现存6座保存完整的碉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制相同,平面呈圆形,立面呈半圆形。老黑山侵华日军工事遗址是日本侵华的见证。
在一座座烈士纪念碑前,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段段浴血的豪迈历史。在牡丹江这片黑土地上,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浩然正气光耀千古,他们为革命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每个雪城儿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向前。
记录历史,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回顾那段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革命史,瞻仰烈士们奋起反抗的逝去英姿,让我们这些处于和平年代的人更加深刻地感到和平的今天是多么地来之不易。
不忘初心,方能本色前行。这些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既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今已固化出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城市荣光,彰显出英雄城市鲜明的城市气质。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打造系列红色文化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保护革命遗址遗迹。
涤荡沧桑岁月,战火硝烟已尽。雪城的人们对这片热土寄托着深厚情感。历史无声,岁月有言,让我们共同珍存这些红色记亿,让红色精神、历史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