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通报》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0-07-22
市发改委积极推动百大项目加快建设。组织全市争取各类政策性到位资金105亿元。申报获批疫情防控税费减免政策企业56户、专项再贷款、贴息企业33户。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5个,争取债券资金52.7亿元,项目个数和债券额度居全省前列。以省、市“百大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截止目前,省级“百大项目”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84.8%、34.9%,市级“百大项目”开复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90.27%、39.26%。深入推进央地合作,推动8个重大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总投资107.7亿元。实施煤炭、电力、燃气、成品油保供,保证发电供热安全,保障企业复产、项目复工的用气、用油需求。推动牡丹江市区生活垃圾发电项目、热电公司10万千瓦热电联产背压机组扩建工程、阳明区和东宁市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获批并开工建设。深入农贸市场、超市等商铺对60余种生活必需品进行监测,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1-5月全市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916.3万元、惠民51.7万人次。制定《涉粮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实现了12户大型粮油生产企业全部复工生产,确保了全市粮油市场有效供应。
市财政局以“政策资金落实”支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设立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2.5亿元,已投入使用20381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300万元,重点支持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惠及企业587户,稳定就业5.2万人。落实援企纾困政策,累计发放普惠性稳岗补贴3000万元,惠及企业430户,稳定就业岗位60730个。发放困难企业稳岗补贴2524万元,惠及企业40户,稳定岗位6320个,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839万元,政策惠及13511人。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紧盯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5.35亿元。强化财政金融扶持,累计为1748户企业发放贷款86.8亿元,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29.8亿元,为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2.05亿元,有力促进全市经济回暖。
市人社局打好助力企业发展“精准组合拳”。“稳”岗位。减免全市7315户中小微企业、30户大型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3亿元。返还808家参保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资金3944.96万元,稳定岗位7.38万个。为88户企业发放困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3245.94万元,稳定岗位0.8万个。“保”生产。建立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制度,为重点企业“一对一”提供用工对接和协调保障,帮助605户企业解决用工需求3904人。截至7月初,规上企业复工274户、上岗23828人,复工率、返岗率分别达到100.00%和81.89%,中小微企业复工1895户、上岗43704人,复工率、返岗率分别达到88.43%和86.06%。“解”难题。全域开通返岗农民工“点对点”服务直通车,集中发出95辆专车,4节火车专厢,“点对点”输出务工人员55批、1773人。建立务工人员台账,加强动态监测,推动就地就近就业2万人。“优”服务。推出“平安就业”10项服务措施,推行“线上办、不见面”服务,保障企业用工。集中推进“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组织专场招聘活动101场,归集招聘企业2265家,签订就业意向17929人次,实际上岗7440人。
市工信局主动为工业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组织起草《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开展“千人进万企”送政策活动,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累计走访企业9614户,累计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20.67亿元。开展政银企线上对接,为红星乳业、中安塑材、仁合堂药业解决贷款1.8亿元,为143户规上企业争取信贷支持,其中授信54.8亿元、贷款36.06亿元。帮助80户国家和省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获得银行授信35.18亿元,74户企业获得贷款24.57亿元。帮助绥芬河融发能源和汇薪木业等10户企业开展11笔“倒贷”业务,使用贷款周转金12514万元,化解银行到期债务14555万元。先后为郭妈妈食品、富通空调等企业协调解决了原材料、产品运输难题。为桦林佳通、友搏药业等企业协调开通了通勤班车,解决企业员工上下班出行需求。协调省、市卫健委和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为洁邦消毒、昕荣公司、江蓉纺织、市白酒厂和北方酒仙等企业解决了卫生许可资质等问题。
市住建局强化服务保障为企业纾难解困。通过“不见面”、承诺制、容错容缺审批等方式及时为观澜国际等4个项目办理了建设项目施工手续。开展“千人进万企”送政策活动,指导企业用好国家、省、市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共有228户建筑企业享受减免还政策,涉及金额2141万元,获得贷款5708万元。重点监测20户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定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用工情况及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解决用工需求。制定《牡丹江市建设工程担保暂行办法》,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积极落实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已上报申请贷款企业95户,目前,已有11户企业获得贷款9.9亿元。
市商务局转作风优环境促进商务经济复苏。精选国家、省对商业企业出台的优惠政策进行精准推送,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成本、融资金,共兑现政策金额6076.81万元、贷款8.47亿元。建立“外贸企业助理”工作机制,积极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完成订单的企业出具无法履行不可抗力证明材料,为企业挽回损失,并通过政策推送,为外贸企业协调解决贷款2.76亿元。制发《牡丹江市商贸流通行业促消费“嘉年华”活动方案》,以“约惠春天,丹江消费进行时”为主题,从“行业风向标”、“丹江美食月”、“全民焕新月”、“驰骋四月天”、“优惠大联盟”等五个版块开展销售活动,释放消费潜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暖。借助电商直播平台的流量优势和用户体量,开展“商务局长直播带货”系列活动,“市商务局局长直播带货”成交量达到15240单,销售额6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