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能力作风建设 > 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第1期

日期:2021-09-01 来源:
【字体:
 编者按:海林市人民办事中心2020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聚焦作风建设、基层审批、便民服务、能力提升,创新政务服务载体,大力推行“上门办”“网上办”“随时办”“跨省办”等政务服务模式,推动便民利企服务取得良好成效。现刊发海林市高效运行人民办事中心有关做法,供全市学习借鉴。

 

海林市优环境提效能

全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

 

海林市聚焦打造“办事不求人”城市品牌,通过优质建设和规范管理,强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人民办事中心高效运营,得到省营商局等省市部门和群众高度认可,2021年3月在全省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4月被评为全省“十优”政务服务大厅。

一、抓重点,聚焦作风建设,推进大厅管理提档升级

海林市投资5000万元,新建9000平方米的人民办事中心,设置65个服务窗口,进驻212名工作人员,入驻政务服务事项1169项,部门进驻率达96.3%,实现“应进必进”。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坚持深化改革、固化制度,出台《海林市人民办事中心规章制度汇编》《海林市实体政务大厅建设管理工作实施规范(试行)》等规章制度,完成26项服务制度公开。通过会议学习、分解落实、定期考核等措施,形成制度化管人、规范化管事的管理体系,为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强化思想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周例会制度,组织各入驻部门召开周例会30余次,通过贯彻落实惠民惠企政策、总结工作经验、学习先进典型、查找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提升等方式,强化部门“为民服务”意识,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纪律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服务审批效率低和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海林市营商局约谈3家部门的一把手,确保问题立行立改与海林市纪委监委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对不遵守工作纪律防疫规定的11名工作人员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约谈,形成震慑效果。

二、抓堵点,聚焦基层审批,推动便民服务不断优化

围绕解决乡镇群众办事难问题,海林市各乡镇将省下放到乡镇的39项行政权力全部承接,推进“一网通办”向镇、村(社区)延伸,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一是实现不动产登记“不出镇”。7个乡镇、“三局两场”设立9个不动产登记窗口,按“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运行,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村民不出镇即可领到不动产登记证,切实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实现公安业务“上门办”。海林市公安局将“身份证办理、户照前期采集、车驾管前期业务”等三项办理频率高的业务有效整合,设置“流动服务车”,定期到各乡镇集中办理业务,积极开展预约事项上门服务,共上门办理身份证、户籍等事60余,切实将服务送入户、温暖送到家。三是实现社保、民政综合服务“当地办”。各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综合服务窗口对乡镇居民的社保、医保业务进行集中办理,对残疾人补助、应急救灾款发放进行全链条审批,实现了“就近办、一次办”。开展退役军人信息登记、信息核查、建档立卡等基础工作,对抗美援朝老军人进行节日慰问,发放烈士褒扬金,实现退役军人基本事务当地办。还组织发动社区社保员、村协理员、村干部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服务,帮办代办,努力推动特殊人群“办事不出门”。

三、抓热点,聚焦民生实事,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

依托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便民服务提质增效。一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伴您走流程”活动,各窗口单位领导干部陪同群众和市场主体“走流程”40余人次,发现并整改堵点问题13个。办事中心设立12个“老幼病残孕”窗口,增设1台ATM机满足群众所需。市营商局与总工会联合设立爱心驿站,设置充电桩、微波炉、饮水机、药箱、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供应急使用。增设邮寄、婚检、复印、司法咨询等免费服务事项,细化服务保障。每个楼层设置2名“红马甲服务专员”将“领办带办”落到实处。设立“办不成事”窗口,集中受理并协调处理群众遇到的麻烦事、棘手事,提升群众满意率。二是大力推行网办优先。办事中心网上可办事项1061项,“互联网+政务服务”网办率达90%,“互联网+监管”填报率达97.46%。权责清单网站公开3134项,实现办公运营“三网并行”,728项低频事项入驻“大综窗”,351项可通过自助服务区自行办理,特别是企业登记变更注销、办税服务事项开通“网上办”。打造全省第一家县级出入境智慧大厅,提供签注设备及出入境证件移动预受理、24小时自助取证服务,实现便民服务“不打烊”。三是持续推动审批提速。按照“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优则优”原则,不断压缩办件时间,对入驻事项全面优化审批服务流程。设立“工程项目审批”综窗,工程项目类审批时间压缩到90天,时限缩短55%。完成跨部门跨系统多个关联事项“办好一件事”改革30件,确保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跨地域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32项政务服务事项合作,在“粵黑”两地县级政府首创行政审批“跨省通办”,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

四、抓难点,聚焦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能力建设提升年”为抓手,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搭建平台、树立标杆,打牢改作风优环境能力基础。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树牢服务理念建立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将每周五设为集中学习日,聘请党校老师、部门领导授课,组织干部集中学习,深入掌握本行业系统的政策理论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将全体干部思想行动统一到“为民服务”中来。二是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业务能力深入推进“基本业务+”建设,强化实践锻炼,通过集中授课、交流研讨、以评促学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全岗轮训”。制发《窗口服务工作指导手册》,在人社、医保、税务、不动产等入驻部门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不断厚植“四员”理念,落实“五细”要求,提升业务人员综合能力。三是加强对标学习,强化正向激励。坚持树立重业务、重能力的鲜明导向,在部门之间开展“优质服务窗口”“服务之星”等竞赛评选,通过网上投票、部门互评等方式“亮风采、展业绩、强监督”,评选海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海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为“优质服务窗口”、推荐李霄等为全市“十佳服务之星”,通过优质服务“打擂台”,激励窗口服务人员比学赶超,业务能力和个人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来源:

撰稿:

校对:

一审:

二审:

三审: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机器人
×
客户端
手机版
牡丹江政务